
http://hk.myblog.yahoo.com/xiao-laba/photo?pid=577
卡信前段時候買了愛車, 雖然屬於中古(二手車), 但是對打工仔來說都是不小的開銷. 前天興致勃勃來電, 說在某某汽車用品大賣場看到有防盜用的LED閃燈, 便宜賣500. 雖然沒有真正的防盜功能, 但是閃閃閃的, 覺得還是會有一點點阻嚇作用. 中古車......誰愛偷呀.....
不過有興趣讓他請吃一頓飯, 路邊攤都可以. 於是隨便在一個家用的爛電話拆了6個元件, 做了一個完全沒有防盜功能的 "防盜用的LED閃燈". 他看了包裝好的成品以後, 覺得....好....該請吃飯還省了200.........但是, 假如看到以下短片內容和線路圖時, 卡信可能會覺得貴了...
話又說回來, 吾生有涯而知無涯. 當你覺得貴的時候, 應該多了解為什麼貴, 貴在那裡. 簡單來說, 貴是貴在無知 (可能人貴自知), 不是貶義的無知, 正確的理解應該是還沒有了解, 還沒有清楚認識就可比喻為無知. 此時就借用這個例子, 闡明貴和無知的關係.
SONY這個品牌, 應該不乏聽聞, 為何500蚊賣你一個閃燈, 就是因為和 S O N Y 這四個英文字母搭上邊有關, 而且跟高深的量子物理學 (QUANTUM PHYSICS) 的隧道效應 (TUNNELING EFFECT) 也搭上邊.
隧道效應, 初步可以這樣理解, 當大山在前, 如何到達山的另一邊, 有兩種選擇, 攀山或開隧道 (假如一定要爭論, 說可以繞山而行, 好, 可以, 但請暫時不考慮這個方法). 如果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下, 當你走到山腳時, 你每前進一步, 土石就在你的前後自動被排開, 如此一步一步走, 你就不用攀山或者先開隧道而能夠走到山的另一邊, 效果有如通過隧道一樣. 如果看過摩西過紅海的電影, 摩西走在海上, 海水被自動排開的情形就類似隧道效應, 當走過後海水又恢復原樣. 這樣神奇的景象, 的確發生在微觀物理世界裡面. 當然, [某種特定的條件] 是必須存在的, 這樣的現象就是其中一個諾貝爾的得獎者在 SONY 工作時, 為了開發生產原子粒 (或稱作 晶體管, 三極管, Transistor) 而發現的. 後來並且發展出 隧道二極管 (TUNNEL DIODE) 應用在現在的電子產品上面. 如果想了解更多, 點選以下關於諾貝爾的得獎者或隧道效應的發現.
http://www.sonygallery.com.cn/beijing/history/7_5.asp
中文, 翻譯得比較勉強, 幾個翻譯錯誤
http://www.sony.net/Fun/SH/1-7/h5.html
英文, 較專業且用的字眼較正確, 容易明白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1973/
諾貝爾的得獎者
http://www.vega.org.uk/video/programme/28
諾貝爾的得獎者的短片
那個賣場所賣的防盜用的LED閃燈, 實際上就是應用了 TUNNEL DIODE 的產品, 500蚊大概包括了...很..大部份...很..少人關心...很..有學術內容...很..高深但也...很..淺白的原理和資料. 500蚊, 貴得有道理, 但如果明白了, 貴得好離譜. 下面的手稿, 教你DIY, 看看如何實際應用 TUNNEL DIODE 讓 LED 閃閃閃閃閃.

http://hk.myblog.yahoo.com/xiao-laba/photo?pid=576
所有元件都在這個爛電話獲得

D1的選擇, 隨便找到3只腳的 TRANSISTOR, 任意試試其中兩隻腳就可能發現合用, 型號不須講究. 至於以上的線路, R2其實可以省略, 不過 LED 就會因此短命一些.
如果認為用電子理論解釋 LED 閃閃閃太陌生難明, 換個同樣的道理試試看. 或許你看過某某日本料理的門口, 一個一頭開口的竹筒被架設成搖搖板一樣可以兩邊傾倒, 當水流進竹筒, 慢慢注滿使竹筒重心變化而翻倒, 水就隨即從竹筒裡流出 (等於 LED 通電發光), 然後空竹筒又會自然復位然後再有水流入儲存能量 (等於電容充電, LED 不發光), 竹筒就這樣周而復始裝水倒水 (等於 LED 發光熄滅, 即係閃........), 類似的機構現在用作 [傾斗式雨量計] (Tipping bucket rain gauge), 由於儲水的速度較倒水的速度慢, 所以變成以水流來提供動力的機械式時間計量裝置. 假如水流持續而穩定, 倒水裝水的時間間隔便固定, 成為水力計時. 假如想改變裝水倒水的速度, 可以改變入水速度或改變竹筒容量, 如果認為 R1 和 C1 等效於入水速度控制和竹筒容量, LED 閃閃閃的快慢便可以調節. 以下的動畫可以較形象表達何謂 [傾斗式雨量計]
http://museum.cwb.gov.tw:8080/Q_ware/view/object13.htm
如果都是不明白, 可以自己用汽水罐, 吸管, 大頭針和雪條棍, 親手 DIY 一個 [傾斗式雨量計] (Tipping bucket rain gauge), 實際看看動作的過程. 要嘗試做, 按下面的連接,
http://hk.myblog.yahoo.com/xiao-laba/article?mid=603}